133職教網:包含各種考證等職教知識

網站首頁

您的位置:首頁 職業(yè)資格廣播電視編輯記者 → 2023年05月07日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每日一練《綜合知識》

2023年05月07日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每日一練《綜合知識》

2023/05/07 作者:匿名 來源:本站整理

2023年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每日一練《綜合知識》5月7日專為備考2023年綜合知識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判斷題

1、“走轉改”活動中的“走基層”的要求,就是讓記者以領導干部的姿態(tài)到基層參觀和訪問。

答 案:錯

2、毛澤東在指導《解放日報》改版時指出:“我們的政策,不光要使領導知道,干部知道,還要使廣大的群眾知道。”

答 案:錯

3、盡可能采訪到被批評對象,尊重其辯護、辯解的權利。若經過努力仍沒有采訪到某一方,應在稿件中加以說明()

答 案:對

單選題

1、讓“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長為社會人,使社會、文化得以維持和傳承,這一過程稱為()。

  • A:社會化
  • B:社會分層
  • C:現代化
  • D:社會規(guī)范

答 案:A

解 析:社會化是使人們獲得個性、人格,并學習其所在社會和群體的生活方式的社會相互作用過程。一個人從出生起就開始了社會化過程,并持續(xù)整整一生。社會化使人從“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長為社會人,使社會、文化得以維持和傳承。

2、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

  • A: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制度
  • B:人民當家作主,成為社會的主人
  • 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 D: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答 案:D

解 析:鄧小平的關于社會主義本質和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的理論指出,強調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首要和根本的理論問題。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關鍵是要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認清社會主義的本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黨的基本路線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道路。

3、以有線或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表演或者錄音錄像制品,使公眾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表演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權利稱為()。

  • A:信息網絡傳播權
  • B:廣播權
  • C:許可權
  • D:放映權

答 案:A

解 析:信息網絡傳播權是指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使公眾可以在其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B項,廣播權是指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公開傳播或者轉播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但不包括本款第十二項規(guī)定的權利。C項,許可權是專利法名詞,指專利權人享有的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的權利。D項,放映權是指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視聽作品等的權利。

多選題

1、在現代生產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其表現有()。

  • A:科學技術滲透在生產力的各個要素之中
  • B:科學技術對生產力的發(fā)展起著第一位的變革作用
  • C: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發(fā)展的先導
  • D: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國民經濟增長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
  • E: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可以直接引起社會制度性質的改變

答 案:ABCD

解 析:1988年9月,鄧小平同志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茖W技術作為生產力的內在要素滲透在生產力的各個要素之中并直接影響其他要素。根據當代科學技術與生產力之間的作用機制,可以將科學技術同生產力各要素的關系,用公式表示:生產力=科學技術×(勞動力+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生產管理),公式表明,科學技術不僅是現實的直接生產力,而且在生產力諸要素中具有特殊地位??茖W技術的乘法效應,有力地表達了在生產力中的首要地位和作用?,F代科學技術已深入社會生活各個領域,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進程。

2、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這是()。

  • A:形而上學的觀點
  • B:發(fā)展的觀點
  • C:辯證法的觀點
  • D:詭辯論的觀點

答 案:BC

解 析:“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是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的,認為宇宙萬物沒有什么是絕對靜止的和不變化的,一切都在運動和變化,屬于辯證法思想,強調運動變化,因此體現了發(fā)展的觀點和辯證法的觀點。

3、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是()。

  • A:《童年》
  • B:《在人間》
  • C:《我的大學》
  • D:《海燕》

答 案:ABC

解 析:高爾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政治活動家,蘇聯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锻辍贰对谌碎g》《我的大學》是其自傳體三部曲,描寫了作家從生活的底層攀上文化頂峰、走向革命的艱難道路,同時反映了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俄國勞動者追求真理的曲折歷程。

主觀題

1、EFP電子現場制作

答 案:EFP(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即電子現場制作,簡方之就是用轉播車在現場制作節(jié)目或現場轉播的活動。無論是現場轉播還是現場錄像,電視鏡頭的拍攝、錄制和編輯都是與事件發(fā)生發(fā)展同步進行的,因此現場感特別強。

2、下面是兩則新聞導語,請指出它們分別是哪種導語類型,并說明為什么。導語1:本報訊:“無論何時何地,心靈總會超越身體的限制,讓我們一起自由飛翔……”今天晚上,在青島大學體育館舉行的殘奧帆賽閉幕聯歡晚會上,“我們一同飛翔”的溫情主題被唱響。本屆殘奧帆賽圓滿收帆。導語2:本報訊:記者在國務院新聞辦今天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經初步查明,部分批次的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為增加蛋白含量人為加人的。目前,已經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級響應機制,衛(wèi)生部正在全力以赴地排查食用嬰幼兒奶粉的患病兒童,免費救治患兒。

答 案:要點及評分標準:(1)導語1是延緩式導語。延緩式導語的規(guī)定是不直接陳述主要新聞事實,而是運用描寫、氣氛渲染、解釋、設問等手法先寫一些相關的東西,再引出新聞事實。導語1開始引用歌曲,描述了殘奧帆賽結束的場景,因此屬于延緩式導語。(2)導語2是直接式導語。

3、根據如下背景材料,以《中國膠片時代畫上句號》為主題策劃一個系列報道,其中包括至少五個獨立報道(分別列出標題,簡要說明擬報道的主要內容即可)。并以此為例說明什么是系列報道,系列報道的基本特點有哪些。樂凱痛別彩色膠卷膠片三巨頭只剩富士這標志著中國的膠片時代正式畫上句號在數碼大潮的沖擊下,曾經的“中國膠卷之王”樂凱終于痛下決心放棄膠卷業(yè)務。昨日,樂凱發(fā)布公告稱將停止生產彩色膠卷,這也標志著中國的膠片時代正式畫上句號。數碼時代,膠片如同古董,曾經的膠片巨頭們也命運不一:柯達申請破產保護,樂凱轉型光學薄膜。曾經的三大膠片巨頭中,只剩富士還在繼續(xù)生產膠卷。樂凱轉攻光學薄膜制造盡管上市公司仍叫樂凱膠片,但不久之后樂凱膠片就只是記憶了。樂凱昨日發(fā)布公告稱,由于數碼影像對銀鹽影像產品的替代作用,導致近幾年彩色膠卷的市場需求量急劇下降,該產品已無法實現經濟批量生產。經樂凱董事會研究決定,停止彩色膠卷的生產,并授權公司總經理負責清理與彩色膠卷相關的專用資產的工作。同時努力做好庫存彩色膠卷的銷售工作。事實上,膠卷早已不再是樂凱的主營業(yè)務。早在2005年,樂凱就開始轉型光學薄膜制造,而且被業(yè)界奉為傳統膠片巨頭成功轉型的代表。2010年,彩色膠卷只占到樂凱集團銷售收入的約1%。雖然樂凱2012年中報顯示,彩色相紙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以上,但主要從事彩色膠卷制造的樂凱全資子公司汕頭樂凱膠片有限公司連年虧損,終于導致樂凱痛下決心與彩色膠卷業(yè)務說再見。而這也標志著中國的“膠片時代”正式宣告結束。富士孤獨堅守膠卷業(yè)務樂凱曾是“中國膠卷之王”,在膠卷、相紙等領域堪與柯達、富士等相抗衡。2003年,其憑借與柯達聯盟,兩者的市場份額合計超過國內膠卷份額的70%以上。但2007年,樂凱“斷臂”柯達,加速轉型光學薄膜制造。此后,樂凱與彩色膠片的分手其實只是時間問題。不獨樂凱,曾經的膠片巨頭們仍在繼續(xù)從事膠卷業(yè)務的已所剩無幾。今年1月,柯達申請破產保護,宣告了全球膠片時代的結束。上月下旬,柯達又意向出售攝影膠卷和相紙業(yè)務,以期盡快完成重組。目前,柯達、富士、樂凱三大膠片巨頭中,唯一還對膠卷業(yè)務戀戀不舍的只剩富士一家。此前,富士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曾堅定地表示:“即使其他公司都放棄膠片,富士也仍然會堅持做?!?/p>

答 案:評分標準:(1)列出五個不同但與主題相關的新聞標題并簡述其內容,即可得6分以上,按照其廣度(多角度、多側面)和深度(選材重大、深入),最多得10分。(2)答出系列報道的定義,得4分;答了但不全,得2分。知識點(定義):圍繞同一新聞主題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作多次、成組的報道。多個獨立報道沒有外在的連續(xù),卻有內在的必然聯系,集合在同一主題思想下,以求對新聞事實作比較系統全面,有一定深度的報道。(3)答出系列報道的三個基本特點,每個2分。知識點(特點):集中性、廣博性、深刻性。

論述題

1、《中國廣播電視編輯記者職業(yè)道德準則》規(guī)定: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應該對報道內容的真實和準確負責。這一規(guī)定包含哪些要求?請結合實際分析當前新聞失實的主要表現及危害。

答 案:(1)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應該對報道內容的真實和準確負責,這一規(guī)定的要求如下:①報道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不編造新聞,不歪曲、夸大事實。
②消息來源必須真實可靠。應深入新聞現場采集第一手信息,保證新聞要素準確無誤;未經證實的消息,應加以說明;除需要對提供信息者保密外,報道中應指明消息來源。
③認真核實報道內容,包括基本事實、新聞資料、引述轉述語言等。對稿件中采用的聲音、圖像、數據、文件摘錄及其他材料,做到真實、準確、科學、統一。
④報道中的細節(jié)必須真實,不加以拔高、想象和夸張。報道所采用的聲音、圖像均應來自新聞現場或與報道主題相關的采編活動,而非個人編造或拼接。
⑤在報道、說明、解釋和評論事實時,要全面把握和正確反映社會生活的本質和主流,避免因為報道膚淺、片面而導致公眾對事物的判斷產生偏差或錯誤。
⑥報道一經發(fā)布,如果發(fā)現錯誤,應立即公開更正。
(2)當前新聞失實的主要表現
①道聽途說、捕風捉影。把小道消息當作事實來報道,把內部的計劃、設想當成現實來報道。
②憑空編造的虛假報道。
③文題不符的標題造假。追求視覺沖擊力,內容與標題對不上。
④夸大其詞的失實報道。對事實添枝加葉,移花接木,不少情節(jié)和內容是作者想象出來的。
(3)新聞失實的危害
①損害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②誤導公眾,引發(fā)思想混亂,甚至帶來不安定因素,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
(4)新聞真實的重要性
真實對于新聞具有重要意義,是新聞的生命。堅持新聞真實是新聞媒體取得公眾信任的前提,是新聞工作者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新聞事業(yè)存在和發(fā)展的根本立足點。新聞是面向社會的信息傳播,新聞真實不僅關系到社會成員的利益,而且關系著社會的穩(wěn)定和國家的利益。失實的新聞報道是新聞工作的大敵,是社會的公害。堅持新聞真實性,是新聞事業(yè)一項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必須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2、試論述信息傳播網絡化、數字化對新聞工作的影響。針對這一情況,提出你對廣播電視新聞的建議。

答 案:數字化,是指利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把聲、光、電、磁等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或把語音、文字、圖像等信息轉變?yōu)閿底志幋a。以高速微型計算機為核心的數字編碼、數字壓縮、數字調制與解調等信息處理技術,通常稱為數字化技術。(1)信息傳播網絡化、數字化對新聞工作的影響①為人類提供了世界規(guī)模的信息和服務資源。互聯網比任何一種傳播方式都更加快捷、更加經濟、更加直觀,更有效地把各種思想、信息、作品傳播開來,使傳播邁上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新媒體實現了“人人皆傳者、人人皆受者”的傳播模式,網友不僅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新聞,還可以對新聞事件進行評論,傳受雙方的互動關系越來越得到強化。自媒體的出現,又將網絡新聞的傳播模式進行了改變,每個人不僅可以在網絡上發(fā)表評論,還可以成為新聞的發(fā)布者,實現了普通大眾在媒體上發(fā)聲的可能。
②網絡媒體相對于傳統媒體傳播范圍更廣,具體表現在信息傳播的廣泛和信息接受的廣泛?;ヂ摼W媒體顛覆了傳統媒體傳播范圍狹小的限制,這在地方性媒體和全國性媒體、弱勢媒體與強勢媒體的競爭上是有優(yōu)勢的。這實現了個人網站在一夜之間得到世界網民關注的可能。在它帶來信息量劇增,與促進人類智慧開發(fā)的同時,也導致信息蕪雜、零碎、分散、表面化,造成人們對事物認識的不確定性。
(2)對廣播電視新聞的建議
廣播電視媒體應該以負責的態(tài)度,對海量信息進行分析、比較、歸納和判斷,努力做到真實、全面、深刻、精彩地反映實際、引導輿論,具體如下:
①借助新媒體技術拓寬發(fā)展
在我國這兩年許多電視臺都開始注重借助網絡技術增強自身媒體的影響力。例如,中央電視臺在全國兩會期間的特別節(jié)目就與手機微信平臺聯合,讓受眾用手機通過“搖一搖”就可以實時參與評論。傳統電視臺與網絡新媒體之間的合作大有可為,目前,新媒體處于起步階段,盡管出現了傳統媒體人才流向新媒體的情況,但是在總量上我國傳統電視臺還是聚集了電視行業(yè)的大多數人才,電視臺還是現在電視新聞主要的內容制作單位。采訪隊伍、硬件設備上傳統電視臺還是具備絕對的優(yōu)勢,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和影響,傳統電視臺不應該恐懼逃避,反而應該借助網絡、手機等移動終端,發(fā)揮自身人才和節(jié)目內容上的優(yōu)勢,拓展自身領域和傳播方式,倉彳造具有廣闊前景的新型傳播媒體。
②確立精準評論的權威性
面對新媒體的沖擊,電視新聞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在深度評論領域的優(yōu)勢,利用評論的深度與精度以及通過高水平的評論員,確立媒體權威性,吸引更多的觀眾。新媒體一大優(yōu)勢是互動性強,任何人都可以評論留言,同時也出現了短板一一評論缺乏權威性。傳統電視媒體,應該借助自己人才上的優(yōu)勢,加強深度評論。中央電視臺的時事新聞評論直播節(jié)目《新聞1+1》,由主持人和“新聞觀察員”對當天或近期的重大新聞事件、熱點話題進行解讀、分析和評論。透過新聞事件錯綜復雜的表象,揭示事件的緣由、背景和意義。通過有角度的解讀,有深度的分析,有銳度的評論,在觀眾中樹立了節(jié)目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不僅得到了廣大電視觀眾的好評,也贏得了眾多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
③做好新聞直播節(jié)目增強競爭力
新聞直播節(jié)目一直是電視新聞媒體實力的體現,也是贏得受眾忠誠度、樹立媒體權威性的重要節(jié)目形態(tài)。網絡新聞的優(yōu)勢是技術上更容易實現直播,但是對于大型直播報道,傳統電視臺有著人才、設備和實踐的優(yōu)勢。類似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樣的直播需要經驗豐富的記者、先進的直播車等技術裝備,還要整體節(jié)目把控的核心帶隊者,這些對于目前我國的新媒體來說都是不能同時具備的,所以傳統電視媒體要繼續(xù)做好大型電視新聞直播節(jié)目,成為內容提供者。同時,還可以和新媒體融合發(fā)展,借助網絡技術把自己的直播節(jié)目品牌傳播得更廣。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進步,人們接收新聞的方式也越來越多。雖然網絡新聞沖擊了電視新聞,但這同時也促進了電視新聞的成長和改革,通過對比和分析可以找到自身的不足,取長補短,在發(fā)展自身優(yōu)勢的同時不斷地舍棄不足、落后的地方,使電視新聞能夠不斷地向前發(fā)展。

3、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是否可以協調,結合最近幾年的廣播電視現象,論述如何協調兩者的關系。

答 案:隨著市場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新聞傳媒在全社會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出現空前高漲,隨著公眾認識和觀念的不斷提升,新聞傳媒的后續(xù)影響力將會越來越大。對此,必須認真分析新聞傳媒行業(yè)生存、繁榮和發(fā)展的緊密關系,以更好地服務社會發(fā)展,實現對于公眾價值觀念的影響和引導,發(fā)揮媒體宣傳作用,穩(wěn)定社會發(fā)展,進一步促進新聞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可以協調,兩者的協調可從以下幾點開展:(1)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這是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的性質決定的,強調和突出社會效益,為革命服務,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服務。
(2)社會效益優(yōu)先,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三貼近,從而適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發(fā)展要求。
(3)社會效益優(yōu)先,實現兩個效益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一貫主張。
(4)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屬于先進文化的一部分,可以促進生產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滿足人民需要。精神和物質可以相互轉化。
(5)提高經濟效益是新聞媒體自身發(fā)展和壯大的客觀需要。要遵循新聞媒體的內在規(guī)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重視經濟規(guī)律,改善和加強經營工作。
(6)科學處理兩個效益的矛盾。以湖南電視臺為例,近年來,湖南衛(wèi)視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堅守黨媒屬性,做到“黨媒姓黨,絕對忠誠”,新近推出的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特別節(jié)目《青春在大地》對藝術地詮釋重大主題進行了積極探索;對電視節(jié)目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做到“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進行了成功實踐。《青春在大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三小”映襯“三大”,在節(jié)目的人物定位、敘事結構、表現手法上進行了大膽創(chuàng)新,是一部叫好又叫座,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匠心之作。

網友評論

0
發(fā)表評論

您的評論需要經過審核才能顯示

精彩評論

最新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