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助聽器驗配師每日一練《二級》7月12日專為備考2023年二級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單選題
1、在助聽器選配實習帶教方法中,()是指一部分學員根據(jù)教師的要求表演一個特定的情景,其他學員在旁邊觀看并作出評價和分析。
- A:課堂講授法
- B:分組討論法
- C:角色扮演法
- D:游戲法
- E:案例分析法
答 案:C
解 析:角色扮演法是指一部分學員根據(jù)教師的要求表演一個特定的情景,其他學員在旁邊觀看并作出評價和分析。
2、兒童的自身特點有別于成人,體現(xiàn)為聽覺系統(tǒng)發(fā)育程度、心理狀態(tài)、視覺、智力、反應能力等方面,這決定了應對兒童言語測試內(nèi)容、形式設計和測試結(jié)果記錄分析等應結(jié)合內(nèi)外部因素具體考慮。下列選項中屬于外部因素的是()。
- A:兒童的學習能力
- B:兒童在測試過程中反應方式的設計
- C:兒童有無其他疾病
- D: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 E:兒童的年齡
答 案:B
解 析:兒童的自身特點有別于成人,體現(xiàn)為聽覺系統(tǒng)發(fā)育程度、心理狀態(tài)、視覺、智力、反應能力等方面,這決定了應對兒童言語測試內(nèi)容、形式設計和測試結(jié)果記錄分析等應結(jié)合內(nèi)外部因素具體考慮。選項中屬于外部因素的是兒童在測試過程中反應方式的設計。
3、高強度刺激時,成人的所有反應波都在()以內(nèi)出現(xiàn),隨著刺激強度降低,反應波的潛伏期延長。
- A:5ms
- B:10ms
- C:15ms
- D:20ms
- E:25ms
答 案:B
解 析:高強度刺激時,成人的所有反應波都在10ms以內(nèi)出現(xiàn),隨著刺激強度降低,反應波的潛伏期延長。
4、低頻增益曲線的頻率范圍在( )
- A:250~1000Hz
- B:2500~6000Hz
- C:250~6000Hz
- D:1000~2500Hz
- E:250~9000Hz
答 案:A
5、在助聽器選配實習帶教方法中,()是教師向?qū)W員示范所教授工作任務的正確步驟或做法。
- A:課堂講授法
- B:分組討論法
- C:角色扮演法
- D:示范操作法
- E:案例分析法
答 案:D
解 析:示范操作法是教師向?qū)W員示范所教授工作任務的正確步驟或做法。
6、在進行聽性腦干反應測試時,一般先給()的刺激聲,記錄并分析反應波波形,如果可以引出清晰的波I、波Ⅲ、波V,則降低刺激強度,降低的幅度為10~20dB,接近閾值時降低的幅度為5dB直至找到反應閾值。
- A:50dBnHL
- B:60dBnHL
- C:70dBnHL
- D:80dBnHL
- E:90dBnHL
答 案:C
解 析:在進行聽性腦干反應測試時,一般先給70dBnHL的刺激聲,記錄并分析反應波波形,如果可以引出清晰的波I、波Ⅲ、波V,則降低刺激強度,降低的幅度為10~20dB,接近閾值時降低的幅度為5dB直至找到反應閾值。
7、聽力障礙者若能在沒有視覺線索的情況下,流利地復述或通過聽話識圖的方式找出(),則說明聽力補償或重建設備能幫助該聽障者識別該頻段的語音。
- A:其中的任何一個音(3次中1次正確)
- B:其中的任何一個音,2次都正確
- C:其中的任何一個音(3次中2次正確)
- D:其中的任何兩個音(5次中2次正確)
- E:其中的任何兩個音(5次中3次正確)
答 案:C
解 析:聽力障礙者若能在沒有視覺線索的情況下,流利地復述或通過聽話識圖的方式找出其中的任何一個音(3次中2次正確),則說明聽力補償或重建設備能幫助該聽障者識別該頻段的語音。
8、在編制助聽器驗配師培訓計劃時,要在培訓前()分發(fā)培訓通知,提醒學員培訓時間地點等具體事宜。
- A:5天
- B:1個星期
- C:2個星期
- D:1個月
- E:2個月
答 案:C
解 析:培訓前2個星期分發(fā)培訓通知,提醒學員培訓時間地點等具體事宜。
多選題
1、在聲母識別分組中,濁輔音與清輔音識別組內(nèi)容是同一發(fā)音部位的濁音和非濁音的比較,漢語拼音方案中共有4個濁音,即
- A:h
- B:r
- C:m
- D:n
- E:l
答 案:BCDE
解 析:第2組:濁輔音與清輔音識別。該組內(nèi)容是同一發(fā)音部位的濁音和非濁音的比較,一這是由于發(fā)濁音時聲帶振動,帶有元音的特征,因而比較容易識別。漢語拼音方案中共有4個濁音:r、m、n、l。將它們分別與同一發(fā)音部位的清音相比較。
2、關于噪聲下言語材料的設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測試者在已有的測試材料基礎上按設計思路給出不同噪聲進行測試
- B:PB-50(phonemicallvbalanced-50)詞表、Fournier法語雙音節(jié)詞表等,都屬于已有的測試材料
- C:由于用噪聲干擾言語信號,噪聲下的言語測聽比安靜下的言語測聽的難度要大得多
- D:編制的言語材料應當相對簡單,言語冗余度要大
- E:音素材料、單音節(jié)詞材料等,不適用于噪聲下的言語測聽
答 案:ABCDE
解 析:目前用于噪聲下言語測試的材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已有的測試材料,測試者在此基礎上按設計思路給出不同噪聲進行測試,如PB-50(phonemieallybalanced-50)詞表、Fournier法語雙音節(jié)詞表等。另一種是專門開發(fā)的言語測試材料。由于用噪聲干擾言語信號,噪聲下的言語測聽比安靜下的言語測聽的難度要大得多,因此,編制的言語材料就要相對簡單,言語冗余度要大,而音素材料、單音節(jié)詞材料等則不適用于噪聲下的言語測聽。
3、探究教學法的特點有
- A:學生有機會發(fā)問
- B:教師有機會解答
- C:學生間可以互相交換意見
- D:教師與學生間可以互動交流
- E:需要提供輔助教學器材
答 案:ACE
解 析:探究教學法有以下幾個特點:學生有機會發(fā)問,學生間可以互相交換意見,需要提供輔助教學器材。
4、關于言語識別閾,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言語識別閾是指對某種言語檢查材料聆聽者能聽懂50%言語信號所需的最低的言語級
- B:在言語測聽中,(hearinglevelofspeech)表示言語信號級
- C:計算正常被試者的言語識別閾級的平均值,即為基準言語識別閾
- D:言語識別閾這種適應性的測試方法可避免最高和最低效應的出現(xiàn),使測試結(jié)果更加可靠并能得到與P-Ifunction曲線(強度-得分曲線,根據(jù)不同信噪比得到的言語識別得分繪制成的曲線)同樣的效果,同時縮短了測試時間,滿足了臨床測試簡便易行和高效可靠的要求
- E:言語識別閾這種適應性的測試方法對測試材料的同質(zhì)性要求較高
答 案:ABCDE
解 析:言語識別閾是指對某種言語檢查材料聆聽者能聽懂50%言語信號所需的最低的言語級。在言語測聽中,常用言語聽力級(hearinglevelofspeech)表示言語信號級。計算正常被試者的言語識別閾級的平均值,即為基準言語識別閾。這種適應性的測試方法可避免最高和最低效應的出現(xiàn),使測試結(jié)果更加可靠并能得到與P-Ifunction曲線(強度-得分曲線,根據(jù)不同信噪比得到的言語識別得分繪制成的曲線)同樣的效果,同時縮短了測試時間,滿足了臨床測試簡便易行和高效可靠的要求,但是對測試材料的同質(zhì)性要求較高。
5、在準備助聽器選配實習大綱時,實習目的和任務的具體內(nèi)容包括
- A:明確職業(yè)助聽器驗配師的工作職責和范圍
- B:掌握助聽器驗配流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掌握助聽器技術的有效使用和操作,掌握助聽器驗配后的保養(yǎng)和護理,了解助聽器的簡單現(xiàn)場維修
- C:每次實習完畢填寫實習報告表,每周小結(jié)實習心得,通過實習,學員應圍繞每一個步驟,準確完成,并結(jié)合實習體會寫出每一步驟的心得
- D:心得要求內(nèi)容豐富、選材真實、條理清晰,每篇不少于500字
- E:整個實習完畢后予以總結(jié)
答 案:ABCDE
解 析:實習目的和任務包括:明確職業(yè)助聽器驗配師的工作職責和范圍,掌握助聽器驗配流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掌握助聽器技術的有效使用和操作,掌握助聽器驗配后的保養(yǎng)和護理,了解助聽器的簡單現(xiàn)場維修。每次實習完畢填寫實習報告表,每周小結(jié)實習心得,通過實習,學員應圍繞每一個步驟,準確完成,并結(jié)合實習體會寫出每一步驟的心得。心得要求內(nèi)容豐富、選材真實、條理清晰,每篇不少于500字。整個實習完畢后予以總結(jié)。
6、下列選項中,關于風噪聲的處理敘述正確的是()。
- A:面向風時,通過轉(zhuǎn)頭來降低風噪聲的辦法有一定效果
- B:面向風時,通過不戴助聽器來降低風噪聲的辦法有一定效果
- C:在方向性麥克風系統(tǒng)中,部分助聽器的處理器可以做到自動識別出風噪聲
- D:面向風時,通過調(diào)小助聽器增益輸出來降低風噪聲的辦法有一定效果
- E: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機型較大的助聽器
答 案:ABCD
解 析:助聽器風噪聲處理如下:面向風時,通過轉(zhuǎn)頭、只戴一個助聽器、不戴助聽器或調(diào)小助聽器增益輸出來降低風噪聲的辦法有一定效果,但不實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機型較小的助聽器,如ITE、ITC或CIC。
7、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噪聲的影響,在記錄耳聲發(fā)射時,其要求主要有()。
- A:控制環(huán)境噪聲
- B:排除電、聲干擾
- C:防止摩擦噪聲
- D:正確擺放探頭
- E:受試者狀態(tài)
答 案:ABCDE
解 析:由于耳聲發(fā)射是在外耳道內(nèi)記錄到的音頻信號,極易與耳道內(nèi)的噪聲相混淆或被掩蓋。其強度很低,多為-5~20dBSPL,過強的環(huán)境噪聲將影響耳聲發(fā)射的記錄。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噪聲的影響,在記錄耳聲發(fā)射時,有如下要求:①控制環(huán)境噪聲:記錄耳聲發(fā)射時的環(huán)境噪聲盡量控制在40dB(A)以下,一般來說,測試最好在隔聲室進行。②受試者狀態(tài):受試者應取舒適體位,盡量保持安靜和平靜呼吸,避免活動和吞咽等動作。對不合作的兒童可使用鎮(zhèn)靜催眠劑,這不會影響測試結(jié)果。③防止摩擦噪聲:連接探頭的電纜應避免與受試者身體或其他物體摩擦產(chǎn)生噪聲。④排除電、聲干擾:應注意去除電干擾,注意儀器的電屏蔽和機殼的接地。采用帶通濾波、平均疊加和鎖相放大等技術進一步處理信號。⑤正確擺放探頭:測試過程中,探頭應密閉置于外耳道,其尖端小孔正對鼓膜。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使麥克風或揚聲器的孔道堵塞。常規(guī)的耳聲發(fā)射記錄設備一般帶有探頭檢查程序,應在開始檢查前運行該程序,確保探頭在耳道內(nèi)耦合正確。檢查測試中也應間斷重復使用該程序以檢查探頭位置是否發(fā)生變化,防止因探頭移位影響記錄結(jié)果的準確性。測試前要清理外耳道,要求受試者保持安靜放松,不能做吞咽及咀嚼動作,平靜呼吸。不能配合的兒童應在入睡后測試。如果是家長懷抱兒童,一定要使兒童的身體處于比較舒展的狀態(tài),以避免因體位不適導致的呼吸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