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會工作者(初級)每日一練《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初級)》7月30日專為備考2023年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初級)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單選題
1、服務對象小吳向社會工作者小張傾訴,“我從來沒有擔心過高考,但是沒想到考得這么差,平常不如我的同學都考得比我好,我挺難過的,不過后來覺得讀大學不是唯一出路,不如直接去工作好了,但我父母每一定要讓我復讀,他們覺得考上大學人生才有希望。我和他們吵了好幾次,真的很煩?!毙堖\用同理技巧,最適宜的回應是()。 ?
- A:'你本來學習挺好的,高考成績卻出乎意料,覺得自己非常失敗,是嗎”
- B:“因為一次高考的失敗,別人都比你考得好,你為什么就感到這么難過?”
- C:“因為你高考沒考好,與父母之間的想法有沖突,所以你就感到很難過?!?/li>
- D:“因為你高考不理想,所以你很失望和難過,對于未來,內心也有些矛盾?!?/li>
答 案:C
解 析:同理心。社會工作者設身處地體會服務對象的內心感受,理解服務對象的想法和要求。本題考查個案會談技巧。小張運用同理心技巧應當感同身受的理解小吳的處境與心態(tài),C項說明符合題意。故選C項。
2、關于問卷調查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自填問卷適合被調查者文化程度較低的情況
- B:問卷調查資料的處理相對復雜難以比較分析
- C:描述性研究問卷應圍繞研究假設解開設計
- D:問卷既需要較高的信度又需要較好的效度
答 案:D
解 析:當被調查者文化水平較差或調查問題較復雜時,使用訪問問卷特別合適。問卷有自填問卷和訪問問卷兩種。自填問卷是由被調查者自己填寫答案的問卷,其提問和答案應該用語準確、含義明確、通俗易懂、題型簡單、題量不大。訪問問卷是由訪談員向被調查者提問并記錄其回答的問卷。當被調查者文化水平較差或調查問題較復雜時,使用訪問問卷特別合適。故A錯誤。 問卷調查采用匿名訪問,有利于獲得真實信息;收集到較多對象的資料,有利于中和個別人士的極端回答;收集數據的內容、時間、格式基本統一,從而資料處理相對容易并便于比較分析,B錯誤;在同一時段訪問眾多對象則節(jié)省不少資源。然而,問卷調查要求訪談員有較好素質,這在大規(guī)模研究中較難達到;問卷調查要求被研究者有一定文化,對地域也有一定要求;某些類型的問卷調查中訪談員無法當面指導和記錄,填答質量可能難于保證。因此,綜合考慮研究對象的特征、研究目的、資源可行性及相關因素,是問卷調查質量的重要保證。問卷要有信度與效度,D正確。有較高信度,表明測量結果比較穩(wěn)定,測量結果受時間、地點和對象變化的影響較小;有良好效度,表明測量結果較好地揭示了實際情況。描述性研究的問卷應多圍繞基本問題展開,解釋性研究的問卷要圍繞研究假設展開,多涉及關鍵變量提問。C錯誤。 ?
3、社會工作者和志愿人員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yè)理論和方法對罪犯或有犯罪危險的違法人員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輔導、行為糾正,使之消除犯罪心理結構,修正其行為模式,以適應正常社會生活的服務是()。
- A:犯罪矯治
- B:預備犯罪矯治
- C:社區(qū)矯正
- D:矯治社會工作
答 案:D
解 析:矯治服務也包括矯治社會工作,指的是社會工作者和志愿人員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yè)理論和方法對罪犯或有犯罪危險的違法人員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輔導、行為糾正,使之消除犯罪心理結構,修正其行為模式,以適應正常社會生活的服務。
4、社區(qū)工作分析問題的視角更趨于()。
- A:結構取向
- B:個人取向
- C:群體取向
- D:非群體取向
答 案:A
解 析:社區(qū)工作認為問題的產生并不完全是個人自身的原因,而是與社區(qū)周圍的環(huán)境、社會制度及整個社會密切相關。因此,社會工作者需要重點考慮社區(qū)環(huán)境及制度如何影響人的社會功能,如何限制人的能力,它的視角是結構取向的,而非個人取向的。
5、督導者向被督導者提供心理方面和個別關系方面的支持,促使被督導者動員個人在工作方面有良好的表現屬于社會工作督導的( ?。?/p>
- A:支持功能
- B:教育功能
- C:輔助功能
- D:行政功能
答 案:A
解 析:社會工作督導的支持功能,是指督導者向被督導者提供心理方面和個別關系方面的支持,促使被督導者動員個人在工作方面有良好的表現。
多選題
1、12歲的小唐家境優(yōu)越,父親工作繁忙經常出差,母親自己開店,閑時愛出去打牌,對小唐缺少關心,小唐常常罵人,欺負同學,在學校沒有朋友,班主任特地轉介給社會工作者老劉,老劉雖然不認同小唐的個人行為及其父母的教育方式,但仍然耐心地與他們進行溝通,建立信任關系,傾聽他們的訴說,制訂符合其需求的服務方案,上述老劉的做法,體現的社會工作價值觀實踐原則有()。 ?
- A:接納
- B:非評判
- C:保密
- D:個別化
- E:案主自決
答 案:AB
解 析:(1)接納。在專業(yè)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要從內心接納服務對象,將他們看作是工作過程中的重要伙伴,對服務對象的價值偏好、習慣、信仰等都應保持寬容與尊重的態(tài)度,絕不能因為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種族(民族)、性別、年齡、職業(yè)、社會地位、信仰等因素對他們有任何歧視,更不能因為上述原因而拒絕為服務對象提供社會服務。在這里,接納不等于認同,它是指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的價值觀與個人背景特征等方面的一種包容,也是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大眾統一的服務態(tài)度,是建立專業(yè)助人關系的重要前提。對服務對象而言,他們每個人都有權利獲得專業(yè)社會工作者提供的專業(yè)服務。 (2)非評判。社會工作雖然是一種價值主導的專業(yè)實踐,但社會工作者仍要避免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于服務對象,不應指責和批判服務對象的言行與價值觀,更不應將自己的負面情緒發(fā)泄在服務對象身上。作為一種專業(yè)服務活動,社會工作者應堅持與服務對象一起工作,共同分享對問題和需要的看法,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同時,在這些專業(yè)服務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社會工作者不應直接或間接地強迫服務對象接受任何決定與服務。在社會工作實踐過程中非評判"原則具體體現為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的性格、性取向、生活方式、宗教、政治傾向等不作傾向性的批評和判斷,尊重服務對象在觀念和生活方式上的選擇。 ?
2、蔡是新進入機構的社會工作者,機構安排老張作為小蔡的督導,在工作過程中老張很重視小蔡的建議和想法,當小蔡遇到問題時,老張總是耐心指導。年終,根據小蔡的表現,老張寫了一份工作表現評估報告。兩人還合作撰寫了一篇專業(yè)論文,推廣服務經驗。老張的上述做法,體現了對( )的倫理責任。
- A:同事
- B:公眾參與
- C:服務機構
- D:專業(yè)實踐
- E:社會工作專業(yè)
答 案:ACE
解 析:老張作為小蔡的督導和同事耐心指導和幫助小蔡,體現了對同事和服務機構的倫理責任;老張和小蔡合作撰寫專業(yè)論文,推廣服務經驗,體現了對社會工作專業(yè)的倫理責任。
3、為了提高問卷回答的完整度,下列應排在后面的有( ?。?。
- A:被訪者感興趣的問題
- B:被訪者熟悉的問題
- C:關于背景的問題
- D:關于行為的問題
- E:關于敏感的問題
答 案:CDE
解 析:CDE
4、下列各項關于社會工作研究的表述,正確的有( )。
- A:社會工作研究是獲取和發(fā)現與社會福利和社會工作相關的知識及事實的過程
- B:在研究過程中堅持完全的客觀性和價值中立
- C:研究者依托社會工作倫理和社會研究倫理,使用社會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 D:研究通過搜集和分析與社會福利和社會工作有關的資料,以協助達成社會工作目標
- E:社會工作研究以困難群體及其議題為主要對象
答 案:ACDE
解 析:社會工作研究是獲取和發(fā)現與社會福利和社會工作相關的知識及事實的過程。其中,社會工作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者依托社會工作倫理和社會研究倫理,使用社會研究方法,搜集和分析與社會福利和社會工作有關的資料,以協助達成社會工作目標。以困難群體及其議題為主要對象,是社會工作研究的特征之一。B項,知識存在于人們頭腦之中而不是獨立于人而存在,是個體與他人經磋商并在具體場景中達成一致的社會建構,是相對的和有歷史性的。因此,研究者和資料收集都難于價值中立。
5、 在設計小組活動時,社會工作者應該考慮的要素有()。
- A:緊扣小組目標
- B:組員的特征和能力
- C:經驗分享環(huán)節(jié)
- D:社會工作者的喜好
- E:小組活動的基本要素
答 案:ABCE